这次的内容是来说说Luma(亮键),似乎还有很多人对于Luma Matte没有很清楚。
除此之外附赠了一个简易的修补教学,针对一些…较暗或较亮的物体。
首先是这次的素材:
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与白白的云朵。
这只影片的中间处有只鸟飞过了天际,
它就是这次修补的主角──要把它修掉。
针对这种背景变化不大、鸟儿快速通过的画面,有很多种修法,
例如用修补工具、印章工具,或是光流运算,
也可以将影片前后的画面拿来盖过鸟儿的部分(这也是之后将会做的处理)。
但在那之前,有时也可以利用LUMA观念来处理──
虽然这里的鸟鸟不太合群。
意思是这样的,
先复制一个原本的素材:
命名为bird。
然后稍微将这个图层往前或往后拉:
在选择混合模式中的Lighten。
鸟儿就不见了。
这是因为该混合模式会将画面覆蓋于暗部区域,也就是说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:
鸟儿本身逆光的暗部区域被天空覆蓋了没错,但翅膀较亮的区域却没有被覆蓋。
来尝试另一种方法,用差异来修补:
先将一层拖动过、时间较延后的图层PRE-COMP起来。
然后复制一个原先的素材,加入Difference Matte效果:
设定如上。
就会取出原先素材和延后的素材彼此的差异部分,就是鸟儿飞过的区域以及背景云朵飘移的边界差异。
将刚才延后的COMP图层往下拉,然后利用Alpha Matte吃原先的素材:
就会让延后的图层只显示刚才取出的鸟儿部分。
Alpha Matte的用途就是只取带有Alpha的区域。
不过差异化去除的效果不是很好,会有一些边缘瑕疵,
很简单,只要在刚才差异化遮罩的图层上再加入一个Inner/Outer Key,
然后将边框往外扩张一些,再一点羽化,就能让延后的天空区域更大,进而盖住小鸟的轮廓。
不过因为本身背景也有移动,当图层开始或消失的时候,嫌接上会有一些顿点,
所以这边就先用遮罩只取出鸟儿的区域就好:
逐步调整遮罩位置:
最后给遮罩一些羽化就好:
如此一来,鸟儿就消失了。
成品范例:
那,
Luma又是什么样的观念?
简单来说就是亮键,可以取出亮的区域,反之也可以取出亮部以外的区域──也就是暗部。
所以当我们需要做这样的处理时,可以先将画面的饱和度降至0,让画面变成灰阶。
不过实际上,RGB本身就是亮度,所以对于这种背景是蓝天、树是绿色的画面,
可以利用这样的逻辑去处理:取出绿色的亮度、去除蓝色的亮度。
一种方法比较直觉,加入Black&White效果:
你可以看见该效果内的参数已经有了红色黄色绿色等项目,
这就是在控制这些颜色的亮度,顾名思义,这个效果才会叫做Black&White。
所以我将蓝色提高,绿色压低,就能得到上图那样的画面。
我在加入色阶,来增加对比:
让亮的更亮、暗的更暗,如此就能让树木区域变成黑色。
所以Luma Matte就是这样用了,
可以利用原始素材的画面,去吃刚才处理好的黑白画面,让它只显示亮部以外的区域,也就是暗的部分──树的区域。
就只显示树了~
用遮罩框一下,因为其他区域也有相似的灰阶范围会被显示出来,包括那只鸟儿。
放个文字测试一下:
因为只是雏形,所以有些锐利以及反光也去除的部分。
不过大体上已经取出满完整的树木了。
我也可以将刚才处理好的黑白画面PRE-COMP起来,
再去原始的素材上加入Set Matte,让它去吃黑白画面的亮部,再将Invert Matte打勾来反转取出暗部。
同样的逻辑概念可以有很多种运用方式:
Extract也可以控制亮度。
包括色彩,所以我就可以选择蓝色通道,来去除该亮度:
测试一下:
不同的作法效果可能有些差异,但逻辑概念是一样的,
针对不同的画面、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,就能有效的达成目的。
像是鸟鸟的修补,就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运用。
所以,
Matte我习惯称作通道、遮罩(比较正确),
Alpha Matte就是取出带有Alpha的部分,
Luma Matte就是取出颜色带有亮度的部分,
而Invert就是相反,就能取出Alpha以外或是Luma以外的区域。
这样对Matte有更熟悉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