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刘说他有个能力,刷到直播间的画面但不点进去,盲猜在线人数,可以做到八九不离十。初次听到不太相信,一个月内屡次试探他不下五次,还真的都被猜到了,也是神奇。我们打开抖音或者视频号,刷着一个个直播间。能看到的是人货场,也就是主播在直播间介绍着一款款产品。当然还有直播间的在线人数,下面的观众互动等等。
既然这些都看得见,那我们相对保守的策略是不是像素级模仿最靠谱?的确也是好的策略,但往往在像素级模仿的过程中,会发现困难重重。很多人会说这里面最困难的就是复制主播了,毕竟场景和货都相对好找。事实真的这样吗?我认为不是这样的,是因为直播间里有很多东西是看不见的。让我们压根不知道如何模仿。
那直播间“看不见”的东西又有哪些?投流费用、收入、退货率、利润率这些后台数据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稍微花些心思,这些数据都可以得到。真正看不见的是“逻辑”。大到做这个直播间的目的到底是赚钱还是赚名?小到介绍产品,主播为什么要先说这句话再说下句话。这里面都有缜密的逻辑。只有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才能让我们看的更清楚些。
为什么我会刷到这个直播间?
为什么这个直播间让我愿意停留下来观看?
为什么这个产品真的让我心动了?
为什么我会信任这个主播说的话?
为什么这个货卖得出去另外一个又卖不出去?
……
思考这个答案,然后找数据去验证自己的想法,但千万别想着从数据去倒推直播该如何做。一场电影、一次直播、一个短视频、一篇小说,呈现给我们的是精彩绝伦的创意和感官享受。但其背后都有缜密的逻辑牵引着全部剧情的发展。时间如此宝贵,优秀的直播间会尽可能地压缩废话,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,说出最有用的话,布置最恰如其分的场景,从而最精准地传达给消费者自己想表达的信息。
确定目标、发现关键问题、解决关键问题,循环往复。但很多时候,走着走着就忘记了当初为何出发。那我们就得再读《实践论》——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,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。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,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,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。实践、认识、再实践、再认识,这种形式,循环往复以至无穷,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,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。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,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。
不知不觉在云南勐海呆了快3个月了,这段时间到处喝茶,逛直播间,跑茶厂,居然还马上要自己做款产品出来,还真是有趣。